新闻资讯

德国海德堡大学留学生学术成果被掠夺 可回国后进展更顺利

点击量:   时间:2019-04-04
德国海德堡大学留学生学术成果被掠夺 可回国后进展更顺利 

     3月29日德国《明镜周刊》报道了中国学者杨蓉西在德国海德堡大学工作期间,被海德堡大学医学院高层联手排挤并掠夺其发明贡献及创业项目的经历。4月3号,观察者网联系了杨蓉西,对她进行了采访,了解了更多的细节。在采访中,杨蓉西提到,回国之后的研究进展比在国外要快,因为我国对早筛早诊的重视程度要远高于海外,到目前为止,我国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将癌症早诊列入国策的国家。
 
    杨蓉西于2006年起在德国海德堡大学留学,于2015年凭借对“新一代乳腺癌早期体外分子筛查技术”的研究成功申请到了德国联邦经济与能源部设立的高科技创业扶持基金,成为该校医学院唯一的华人独立课题组组长。项目组在杨蓉西的带领下,将乳腺癌一期的筛查准确率提高到95%。
 
     2006年下半年,国内企业博爱新开源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开源)找到杨蓉西,希望能够投资。
 
     杨蓉西申请专利时是海德堡大学的工作人员,所以专利是属于海德堡大学专利管理公司(海德堡大学90%控股)的,这一点和国内的情况是类似的,在国内也有“职务发明”这个概念,研究人员利用高校的资源、资金和人力研发的专利,同样是属于高校的。
 
     但在和新开源谈合作的过程中,海德堡大学专利管理公司却从中作梗,要求拥有30%的股份,而业界惯例通常在2-5%,国内大多数情况是以把专利直接授权或买断的形式合作,如果是占股的话也很少会达到10%以上。
 
      项目组、新开源和专利管理公司经过多次谈判都无法达成一致,在最后一次谈判过程中专利管理公司的人甚至拍案而起。
 
      合作失败后,杨蓉西被撤销了项目负责人的职位,由海德堡大学附属妇科医院院长克里斯托夫·泽恩的学生萨拉·舍特接替。不仅如此,学院高层还将杨蓉西和项目组的其他同事隔离开,并要求她向院长的秘书当面报告上下班时间,甚至连午饭时间出去了多久都要报告。
 
       杨蓉西被迫交出了所有的实验数据,其他项目组同时也被盘问是否私藏过数据。工会在得知此事涉及学院院长等高层后,表示无法提供帮助。杨蓉西设法联系了律师,在律师的帮助下完成了工作的交接,签订了和平离职的合同后选择了回国。
 

新闻资讯